
黃元華的妙手給無數家庭帶來歡樂。資料照片
一年365天,黃元華幾乎沒離開過實驗室,甚至連續十幾年的春節也都是在實驗室里度過的??梢哉f,沒有黃元華就沒有海南省生殖醫學
中心。當年,正是這個28歲的小伙子勇敢地叩響生殖醫學之門,在我國生殖醫學的荒漠中開辟出一片綠洲。
將婦產醫學與生殖醫學相結合
1988年3月10日8時56分,中國大陸首例試管嬰兒在北京誕生,這則消息深深震撼了黃元華這位年輕的婦產科醫生的心。特別是這例試管嬰兒是在黃元華的老師——北京醫科大學生殖工程組負責人、中國婦產科專家張麗珠教授指導下完成的,這就更加堅定了他的科研選擇——將婦產醫學與生殖醫學結合起來,攻克不孕癥。
黃元華本科就讀于北京醫科大學,在上海醫科大學讀了碩士,工作后,又積累了婦產科醫生的經驗。1990年,他選擇了醫學發展相對落后的海南,成為海南醫學院引進的特殊人才。
當時的海南生殖醫學領域還是一片荒漠,黃元華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建立學科的技術基礎。在他的努力下,海南醫學院建立了生殖內分泌激素測定方法;將世界衛生組織精液分析方法成功應用于不孕癥的診治中;建立了應用自動注射器和全程錄像、安全并可常規開展的子宮輸卵管造影程序;組建了腹腔鏡專業組;開展不孕癥診斷門診;創立了兩次上游——單次離心的精子分離方法、探索卵細胞監測方法;建立成熟的卵泡發育監測結果……
1992年,海南醫學院不孕癥門診開設之初,接待的第一個病人是海南省澄邁縣39歲的陳阿梅。陳阿梅結婚十多年,始終不懷孕,她報著試試看的心理前來就醫。經檢查她兩側輸卵管堵塞,經過一段治療,陳阿梅懷孕了。接著,又有一個個婦女經過診治成功懷孕的消息不脛而走,海南醫學院不孕癥診室一下子有了名氣。黃元華心里清楚,僅僅開設不孕癥診室,是不能解決生殖醫學領域疑難病癥的。在建設生殖醫學大廈的龐大工程中,他們目前只是完成了最基本的奠基工作。
黃元華清楚地看到:不孕癥已成為當今影響家庭幸福、個人健康的常見疾病,據可靠調查數據顯示,在我國,至少有5.2%的夫婦在婚后要面對不孕不育癥這個頭痛的現實。因此,黃元華恪守著一條不變的信念:自己從事的是造福于人類的事業,要不斷創新技術手段,突破學科瓶頸,高水平地開展不孕癥治療。
要“國內先進”還要“引領前沿”
1995年,黃元華終于突破難題,建立了人工授精技術體系,帶領團隊完成了建立體外受精——胚胎移植技術和各項基礎技術的準備。
當時國內只有少數幾家醫院能開展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工作。由于胚胎對培養環境要求極高,與胚子和胚胎接觸的用品和用水成為黃元華遇到的棘手問題。于是,黃元華領著團隊自己配制純凈水、研制實驗器皿和試劑,經過一個月的奮戰,研制的實驗材料全部通過國標物理化學鑒定和精子生存培養鑒定,完全符合體外受精——胚胎移植的需求。
1996年4月,由黃元華主持的首例病人體外受精——胚胎移植成功,他顧不上為成功慶賀,而是以首例妊娠為起點,立即著手完善體外受精——胚胎移植的臨床和實驗室體系,同時針對病人治療需要探索衍生技術。
經過不懈努力,黃元華將海南醫學院人類輔助生殖技術實驗室細化為胚胎實驗、分子遺傳、細胞遺傳三個實驗室,他忘記一切地奮戰在實驗室,沒有節假日,沒有休息日,沒有了家的概念,常常是眼睛熬得通紅,顧不上吃頓熱乎飯。院領導心疼他,知道他最愛吃紅燒肉,時常從飯館買一份給他送到實驗室。每當他吃完紅燒肉,總是打趣地說:“又加油了,夠使十天的!”妻子、兒子想他,時常來看他,每當他摟著兒子,眼前總是閃現出那些候診夫婦焦灼的面容。是啊,不孕癥,這個發病率不低的常規病,使多少家庭徘徊于痛苦和破裂的邊緣,作為醫生,自己有責任創立國內先進的生殖醫學體系,滿足民眾對健康、幸福、合家歡樂的渴望!
成果紛至沓來——1996年我國首例捐卵妊娠實施成功;1998年首例全激素代治療捐卵妊娠成功,首例單精子卵細胞內注射妊娠成功;首例人類囊胚培養獲臨床妊娠成功;1998年建成精子冷凍儲存體系;1999年首例多胎妊娠減胎術成功;首例冰凍胚胎妊娠成功……經過近十年的努力,海南醫學院人類輔助生殖技術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從1999年開始,海南生殖醫學技術首次向國內外輸出。
從事生殖醫學以來,黃元華先后發表學術論文40余篇,立項并完成八項省級以上科研課題。2003年,作為生殖醫學專家,黃元華應國家衛生部邀請,參與了衛生部《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管理辦法》、《人類精子庫管理辦法》、《人類輔助生殖技術規范》的制定工作,并作為專家負責協助衛生部推動該項技術的管理規范。
步入新世紀后,黃元華看到人類生殖醫學技術的飛躍,他又向多項國際前沿課題發起了挑戰——成功建立多株人類胚胎干細胞株;探索體外環境對胚胎的不良影響;提高胚胎干細胞效益及其功能……2005年,經國家衛生部批準,海南醫學院生殖技術中心正式掛牌為海南省生殖醫學中心。
“我們還要繼續引領前沿,進一步改善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的效率,增加技術的安全性,加強胚胎發育與組織工程研究。”黃元華說。
醫學與人文并進
黃元華是我國培養的最年輕的生殖醫學專家,也是部優(衛生部、人事部)、省優榮譽稱號獲得者,如今他是海南省生殖醫學中心主任,鄭州大學、貴陽中醫學院碩士生導師,2007年他還被評為“海南省最具社會價值的十大杰出醫療衛生專業技術人才與經營管理人才”。
作為全國首批獲準開展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的醫療機構之一,海南生殖醫學中心堅持“醫學與人文并進”,力求讓中低收入的老百姓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在黃元華的努力下,海南省生殖中心積極探索國產藥物在人
類輔助生殖技術中的應用,同時盡力實行實驗設備國產化,選擇操作簡便、可靠、維修方便的設備建立實驗體系,在取得較好臨床結局的同時,降低了費用。
“生殖醫學是一個較特殊的領域,對生殖醫學的管理必須與倫理建設并駕齊驅。”黃元華說。為此,海南省生殖醫學中心成立了生殖醫學倫理委員會,黃元華主持倫理委員會工作,制定了《海南醫學附屬醫院人類輔助生殖技術倫理規范》?!兑幏丁窂娬{了以下倫理原則:有利于患者的原則;知情同意原則;保護后代原則;符合社會公益原則;保密原則;嚴防商業化原則;倫理監督原則。黃元華帶領團隊,以較為完整的生殖醫學倫理實施制度、實施程序作保證,十幾年來,沒有發生過任何醫療糾紛。
一間間診室布置成溫馨小屋,一張張慈愛的笑臉張貼在走廊大廳,一句句關愛的問候,一曲曲優美的音樂,撥動著病人的心弦……海南省生殖醫學中心處處體現著人文關懷。用黃元華的話說:“作為醫生,有責任讓前來就診的病人充滿自信,充滿希望,讓他們一走進醫院就化解苦悶、自卑和害羞的心情。”
目前,海南省生殖醫學中心的人氣一年比一年旺,引得廣東、廣西、深圳、香港、澳門乃至東南亞地區的不孕癥患者慕名前來……黃元華帶領著團隊,又在攻克生殖醫學領域的新堡壘。